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。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
 幼清文学网   2024-01-28 15:56   88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原文

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①。父没观其行②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
注音

yuē:“zàiguānzhìguānxíng;sānniángǎizhīdàowèixiào。”

注释

①其:指儿子,不是指父亲。

②行(xíng):行为。

翻译

孔子说:“当他父亲活着时,要看他本人的志向;他父亲去世以后,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。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,就可以说是尽孝了。”

评析

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“孝”的问题,把“孝”字具体化了。鲁迅曾经说过:“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,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,更健康,更聪明高尚,--更幸福;就是超越了自己,超越了过去。超越便须改变,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,应该改变,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,’当然是曲说,是退婴的病根。”(《坟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)

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,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,这就是尽孝了。其实,这样的孝,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。宋儒所作的注说,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,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。这样,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,否则便是不善。这样的判定原则,正如鲁迅所说的,,是歪曲的。历史在发展,社会在前进,人们的思想观念,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,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,后代超过前代,这是历史的必然。

解读

在本章中,孔子主要讲了孝顺父母的方法。为人子女者,必须尽孝,对于父母的优点应尽量多学习,遵从父亲的指导。当然了,应当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,不能一味顺从,那是盲从。为人父者,也不一定事事皆对,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择善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,这才是真正的孝。

“父在,观其志”,是说做儿子的要以父亲为尊,不得擅作主张,应当跟着父亲好好学习。了解家族传统,有继承父辈美德的志向,就算是一个有孝心的人。对此,大家应当有着正确的认识,不能对自己的父亲盲从,传承的应该是父辈的优良传统,否则就不再是孝顺了。在春秋之前,人们学习知识的渠道极为有限,向父辈学习几乎是唯一的途径,所以孔子才有这个说法。当今社会,可资学习的途径大增,这里我们应该对孔子所言的原则加以变通,把学习前人一切优秀成果、树立高尚和远大的志向视为行孝,才是最合适的。

“父没,观其行”是在要求为人子者应言行合一,保证孝行的前后一致。父母去世,没人管教的时候,一个人的言行完全出于自主,其言其行如果一如父母在世一般,此人必定是个孝子;如果父母过世不久,言语行为就严重违背了父母生前的意愿,这个人肯定不算是孝子。比方说,有些人在父母过世之后,因失去家庭的约束肆意妄为,就算父母在世时他再孝顺,其本质上也是个不孝之子。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广,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,在父皇杨坚在世时,掩饰本性,处处表现出节俭、朴素和低调,以讨得父母欢心。在登基称帝以后,杨广本性大暴露,一改先前风格,骄奢淫逸,好大喜功,残暴荒唐,成为历史上暴君的代表。现实中,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,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。

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”。在古代有守孝的说法,倘若父母去世,不管身在何处或身居何职,都应回家为父母守孝三年。在这期间,做儿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。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,也不要急着提出来,应当慢慢地改,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,这才是孝子所为。其实,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,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是各有其志。虽然古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,子承父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,但也难保有人不会跳出家族的禁锢而另谋生路。此时,他们虽然改了“父之道”,只要心里对父母的意志保有足够的尊敬,也不算是不孝。

此外,这句话还可理解成做儿子的应当将父亲手中的旗帜接过来,完成父辈们未竟的事业,替他们担起应尽的责任,不能父亲一死就什么都不管了,这也是不孝。比方说,古时太平盛世的皇帝在各个方面的政策都很不错,倘若他离开了人世以后,新即位的儿子大改其道,搅得民不聊生、怨声载道,这就违背了父亲的意愿,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,也是不孝。

任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才完成进化的,想要做个孝子也是如此,只有将自己的孝心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,才是真的孝顺父母。而且,真正的孝子,不论父母生前还是死后,他们对父母的恭敬和教诲都不会忘记。因为父母活在他们的心中,他们对父母的孝顺是从心底发出来的,从不敢忘却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enxue.youqingshuyuan.com/48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幼清文学网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